“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配套融合,大力发展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席政协天津市第十五届三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刘志新带来了《关于打造我市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议》的提案。
刘志新委员表示,“车网联大数据作为车辆终端与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之间的桥梁纽带,是智能网联汽车平稳运行的先决条件。打通车企、第三方平台、运输企业等主体间的数据壁垒,建设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道路基础设施、交通流量、驾驶行为等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形成相对完善的车联网数据产业生态,加快形成数据产品及服务的新质生产力,对提高车联网创新服务、主动安全防控,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调研中,刘志新委员注意到,天津拥有汽车企业1000余家,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核心零部件完整的产业链条,依托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京津中关村科技城5G智能网联示范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本市车联网数据平台基本是以示范运行为主,缺少商业运营模式。数据平台收录的数据类型单一,无法有效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刘志新委员建议,“重新整合我市现有的数据平台,构建涵盖车端数据、交通数据、设施数据、技术数据、政策数据等全方位产业数据,面向京津冀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车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吸引更多企业和主体参与,推动商业化运营模式;拓展平台数据类型,多渠道丰富数据资源;建立跨地区共享互通机制,推进京津冀车联网大数据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