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名将刘汝明二三事 |
来源: 编辑:天津民革 2024-11-22 14:53 |
刘汝明(1895—1975),字子亮,河北献县人,早年在冯玉祥麾下,因在多次作战中勇敢机智、行动迅速而深得冯玉祥赏识。1917年,刘汝明随冯玉祥挫败了张勋复辟,在1918年成为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刘汝明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和武汉保卫战等战役。 1926年3月,刘汝明晋升为西北军暂编陆军第十师师长,在南口与直鲁联军交锋。1927年1月,刘汝明任国民革命联军第二军军长,后奉冯玉祥之命率部入陕解西安之围。1930年中原大战,西北军失败。宋哲元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后,发出了“从此枪口不对内,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刘汝明颇有同感,决心投靠,申请加入第29军,任副军长,后为暂编第2师师长。喜峰口、罗文峪抗战后,刘汝明被编为第143师师长。1934年4月,刘汝明升为陆军中将。七七事变后,第29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第143师扩编为第68军,刘汝明随宋哲元保卫平绥铁路,参加静海战役,后转入第二集团军,参加台儿庄会战和武汉保卫战。 罗文峪抗战。1933年,日本向长城以北发动进攻。第29军负责防守从龙井关至潘家口二百里的防线,宋哲元安排刘汝明负责罗文峪防卫。3月9日,37师的冯治安负责喜峰口,但是喜峰口已被敌人占领。宋哲元任命109旅旅长赵登禹为喜峰口作战军前敌总指挥,率军夜袭敌营。其间,三营副营长过家芳缴获了敌人挎包中的文件,得知两日后日军要对罗文峪发起进攻。文件送交宋哲元,宋哲元立刻通知刘汝明准备迎战,调110旅旅长王治邦急行军赶到罗文峪支援,并通知负责遵化治安的祁光远率军支援。刘汝明的两个团长刘云生、李曾志提前做好防备,以逸待劳。3月18日,日军攻来后,刘汝明部躲在提前挖好的战壕中,待日军接近后跳出战壕,展开白刃战。日军顿时大溃,刘云生率部追击,日军败退。刘汝明因保卫罗文峪有功,由暂编第二师师长成为第29军第143师师长。 保卫察哈尔。1936年,张自忠调任天津市市长后,刘汝明继张自忠后任察哈尔省主席兼保安司令。1937年7月天津失守后,日军意图进一步侵略华北,刘汝明率部驻防张家口。8月18日至27日,刘汝明部顽强抵抗日军进攻,死守张家口。1937年8月,第29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为总司令,第143师扩编为第68军,刘汝明任军长。宋哲元在河北、河南、湖北抗战8个月,病情加重遂辞职。刘汝明接受李宗仁调遣,配合孙连仲,在台儿庄保卫战中立下战功。1939年1月,刘汝明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68军军长,率第68军坚守随阳、枣阳,和日军进行正面战斗。1940年后,刘汝明率军一直驻防在河南确山、沁阳一带。1943年8月,刘汝明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下辖第68军、第55军,与豫南游击总指挥部联合抗战,直至胜利。 刘汝明幼年丧父,家境贫苦,青年时参加军队并抚养弟弟。弟弟刘汝珍长大后参加西北军,并到苏联去学习军事。1937年7月28日,在北平负责防守广安门的刘汝珍团因不愿被改编为保安队,率部突围,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机枪扫射,终于抵达察哈尔与第143师会合,接受第29军司令部指挥。刘汝珍因功升任第27旅旅长,并参加第一集团军的抗战。 抗战期间,刘汝明将自己6个儿子中已成年的三个送到部队当兵。在这三人中,他又自费送刘铁山去美国学习空军。后来刘铁山进入空军部队与日军作战,在常衡空战中壮烈牺牲,后被评定为烈士。另一子刘铁桥,在厦门战役中被俘,后被判刑。1975年监狱大赦,刘铁桥被其妹妹接到美国。刘铁桥心系家乡教育,曾给河北省献县家乡捐赠一万美元,用于支援当地发展教育事业。 1949年,刘汝明率第55军和第68军撤至福建漳州,同年10月17日撤往台湾,1952年退出军界,1975年4月28日在台湾病逝,著有《刘汝明回忆录》《七七忆旧友》《七七抗战与二十九军》等。 (作者单位:民革天津市滨海新区委员会)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2022009523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