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 >> 学习·资讯 >> 学习园地
人民政协报|钟茂初: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来源:    编辑:天津民革   2024-11-28 19:40
 
 

  政府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以及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决定》提出,“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求既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和优势,还要提高政府行为和政府服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有效性和质量,消除各类经营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各类资源要素畅通流动的种种制度性障碍,降低各种制度性交易成本。

  政府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以及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稳定的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为经济增长消除要素扩张、要素效率提升的瓶颈,扫除新质生产要素涌现的障碍;降低经营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承受的各种交易成本;为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聚集经济效应创造条件;高效能地为经营主体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使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走向平衡与协调。

  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政策调整的可预期性。政策的可预期性直接影响着经营主体的信心,信心又关联着经营主体的经济行为,所有经营主体的行为加总决定了市场景气走向。各级政策部门与经营主体是追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共同目标的协同者,政策的可预期性可以减少经营主体因政策调整难以预期带来的投资经营决策风险。

  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同。《决定》提出,“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就是强调各部门的政策协同性。只有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取向一致,相关经营主体在政策把握上才能做到心里有底,避免其从规避风险角度,把最不利于投资经营的政策作为未来预期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会促使更多有效的营商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新基建的决策,应基于符合发展实际态势的客观判断来作出,基础设施的供给应与相关产业的使用需求及其增长趋势基本吻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营还应遵循市场经济原则,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更多地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合理制定产业政策。产业方向支持政策、产业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宜实事求是,基于众多相关经营主体的共识来确定。也就是说,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产业政策之前,应充分进行调研和协商,广泛听取经营主体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共识。在推动某些产业的规模扩张、产业集群范围扩张和产业聚集方面,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政府部门发挥好引导作用。政府在经济转型方面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指令或计划方面,还通过市场方式产生引领和示范影响。如《决定》中提出的“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优化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引导绿色低碳发展、“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等,就是从政府消费、政府投资等角度,通过市场手段对结构转型产生示范性影响,从而支持和鼓励创新,释放社会活力。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 津ICP备2022009523号-1